2008年5月15日,我十分尊敬的原吕梁地委副书记白普的孩子小勤,托柳林县纪检委穆建军送来白普生前写的自传《紧张的六十年》。这本未正式出版的书正面印着白普头戴布帽、身穿棉大衣不苟言笑的正直站像,在我的印象中,他是这样诚实,正派,一直在艰苦环境中奋斗的形象。
但这张照片,一定是他们后代精选出来的当时经过打扮后专门照出来的。平时在工作中,他的装束行止和老百姓、普通干部完全一样。假如没有人介绍,根本不会相信他是一位县委书记。1979年,我随省农委副主任阴发祥在兴县调研时第一次见到他,他穿着和农民一样的黑棉衣,没有别处县领导那样满脸带笑的高声欢迎话语,也不介绍自己的政绩和大好形势。只是淡淡地回答阴发祥主任的问话:今年天旱,山区种不下去;有些山村人畜饮水有问题;不少农户发生了春荒。连说了三个问题。我有点吃惊,脑海里冒出一句话:白普真普通呵!
白普实践了过去的一句话:“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这句话包含的道理很普遍,连普通人都明白。可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也不知是哪一个人修改成了这样的一句话:“成绩不说就跑了,问题不说就了了。”比大寨出名还早的汾阳县贾家庄党委书记邢利民是和白普书记一样的性格,他在一个重要的会上讲问题,就受到主持者的开导和阻拦:“从正面说!从正面说!”如果有人不依不饶地说问题,那也可能上不了简报,不向上汇报。而一些千方百计说成绩,费尽心机遮问题的干部,却被提拔重用。这种干部体制造成的干部导向,使不少干部接受一个“潜规则”:如今要学白普得有当普通干部的准备。白普的普通,是不怕当普通干部!
综述我一生在六十多年的战斗工作中,我出生入死,流血流汗,忠心耿耿,为党为国为民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生死拼搏,完成党交给的一件一件光荣任务,在漫长的年月里我做到了勤学苦练做事光明正大,做到了勤政廉洁、两袖清风。我没有辜负国家,我从没有为我的工作职务找过任何领导人。
呵!这就是白普的风格。不了解他的人,总会说,这个怎么不谦虚啊!一般人说到自己会很谦虚,这谦虚包含着事实,自己总有许多不到之处。这谦虚也包含着客气和应酬,希望给对方以更好地印象。但白普不会谦虚,白普不说假话,已经到了不会说谦虚话的程度。他不光不说假话,也不说空话、套话和大话,他从来一是一,二是二,不拐弯,不掺水,自己认为是什么说什么。这是我后来和白普多次接触产生的结论:白普真不普通呵!
白普不满26岁任方山县县长,在中阳、介休、孝义、灵石、兴县等地任县委书记、县长,他的从政经历是丰富的,也是充满了艰苦奋斗色彩的,这样的人生是值得让人尊敬的。白普光在县长、县委书记任上干了32年,从来就没为自己的升迁找过领导,反而在重大问题上敢于讲真话,敢于坚持真理,这不仅需要相当高的党性觉悟,更是一种人格精神的显现。
如果和白普当了32年县级领导而从来没为升迁找过领导作比较,现在谁能做到?县委书记圈里传着这样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说,能在一个地方当六年左右的县委书记已经是不容易的了,可这一段时间,也只是白普的六分之一啊!更何况,有不少在这个岗位上干两三年就想调离和升迁,没学会别的,就学会送礼、拉关系、求升迁。这和白普比较就很渺小了,如一座高山和一坯黄土。有人说笑:县委书记是个培养野心家的官位,这话当然是错话,但也透露出一些人当了县委书记后产生了迫切向上爬的思想。原山西省委书记霍士廉在80年代多次对我说:毛主席曾对他讲,县和省是战斗单位,当好县委书记就可当好省委书记。这说明这个岗位上,是能更好地锻炼人,培养人,但干好了不容易。而白普在每一个地方都干得很好。我说他干得好,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多个角度。但我下边说的主要是指他敢于政治担当方面。
第一,他敢在官场为鸣不平。以1958年大炼钢铁为例子,介休组织群众约20万人上山挖矿烧铁,争分夺秒地搞生产钢铁会战,离石县委书记赵子文说了真话:禾苗在地,粮食损失很大。他的发言结果受到省里的批评,并要求县委书记都要发言批判。白普认为赵子文发言没错,就坚持正确的道理,同时总结了教训12条,不怕别人对他的攻击,顶住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批评。这种在关键场合能明辨是非、能坚持真理、能说出真话的,是极少有的——白普讲了真话,也付出了被调动工作等沉重的代价。
在官场能为辩护,历来是检查一个官员品格的试金石。我在体改委工作10年,每逢我有发展机遇时,总有人讲不实事求是的话。我找到一位了解我的领导问:“为什么有人对我老有争议?”这位领导说:“争议你什么?无非是改革不改革、工作不工作、公开不公开!”我很高兴他的这个回答。我又说出自己的希望:“如果再有人争议,那你在省委常委会上为我说句话。”他无可奈何地说:“如果我为你说话,他们会说我和你是一派的。”我说:“那就算了,不要因此影响了你。”我叹息后想出一句话:官场没有见义勇为,干部很难冲锋陷阵。敢不敢在关键时候为保护说真话,认识问题、方法问题是次要的,最主要是利益问题。白普是过了利益关的人。
第二,他敢在官场和领导唱反调。1959年4月,山西省委召开扩大会议,第二天的议程是大会讨论,第一个发言的是榆次市委书记巨玉秀,然后由洪赵县委书记王秀锦发言,王介绍了一亩红薯产4万斤的经验。第三个点名要白普发言,他直截了当给省委提了3条意见:
一,按目前情况,如果要介休工业上去而农业维持现状,我没意见。如果全省在目前粮食还不稳定的情况下,按目前省、地决定,势必影响原本相适应的工农比例。
二,我们现在的估产方法有问题。我们现在估产,到地里踩上一分地,数见多少穗,再称一穗几两几钱,一算亩产千几,起码对一些减产成分没算进去。不管我们对估产有经验也好没经验也好,秋后产量过称落实后,省委应该承认县上的产量,否则一车一车(当时平川都是马车,还没有汽车),一冬天拉到国家仓库,群众过冬没吃的,不得不再从仓库往回拉,既浪费人力物力,更会挫伤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三,现在我们的工作作风有问题,下面的有心里话不敢向领导讲,动不动就是“单纯群众观点”,就要拔什么白旗,抽什么黑旗。
白普发完言后地委书记叫白普谈话,说:“人家对你大会发言有意见,说你骄傲自满。所以现在派省委组织部一位副部长李希曾到介休任。”白普由县委书记改任为常务书记。就这样,白普顶上级的结果是遭到贬官。
我任省体改委主任时,曾为山西省只推广隰县“小政府、大服务”的经验呢?还是因地制宜地同时推广原平搭台唱戏、浑源县脱钩自养、闻喜三三分流、右玉留牌走人等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同省委主要领导在省委常委会上发生了历时一个多小时的激烈争论。时为煤运公司总经理熊希亮拉我的袖子低声说:“快坐下,不想当官了?”我甩开他拉我的手大声说:“别拉我,说完不当了。士可杀不可辱。” 我在会上说,一花独放不是春,山西省要吸取“学大寨”的教训。这么明白的道理,没一个人帮我说话。但散会后,几个常委向我伸大拇指。一位部门主要领导对我说:“你再坚持5分钟,我就上去了。”我笑说:“人家宣布散会了,我怎么再坚持5分钟。”当然,历史在进步,省委让我继续当体改委主任,并派两位常委做了我的善后工作。
中华民族的为真理敢于舍身直言、拍案而起的优秀品格会薪火相传。在当代,也有不少都像白普一样,勇敢地展开批评,我敬佩的刚直不阿的贾家庄党委书记邢利民就曾当着吕梁市委主要领导的面对省委书记说:“他不深入基层,不关心人民,只想当官向上爬。”这才叫真员——实事求是讲真话,是党性的底色。有这种品格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我把那种与白普书记邢利民书记相反的人——看领导眼色说话、望领导脸色办事去换取自己进步的人,称之为政治乞丐!
第三,他敢为改革担风险。1979年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吕梁山区的穷山僻壤,饱尝“大锅饭”之苦的兴县人民急切希望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打破铁饭碗,解放生产力。作为县委书记的白普代表群众意愿,在总结二十年来集体经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试行“以牛定地,以产定人,包产到租”生产责任制的想法。这种责任制推开以后,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可是不久,有人就吹起了冷风,说什么,“兴县单干了!走回头路了!”一些上级部门的领导,也指责这样的做法是“倒退”、“复辟”!并写文章在报刊上批评兴县,还把兴县的农工部长叫回来当面询查和指责。这一来,部分基层干部怕担风险,把刚刚成立的作业组又解散了,面对这股冷风,白普理直气壮,当即召开电话会议为大家撑腰。他对大家说,我们推行的“包产到组的责任制”,是统分结合,两层经营的集体经济,与过去不同的是打破了大锅饭,取消了一拉平,这怎么能叫单干呢?我们做工作、搞生产,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为群众做主,不能一有风吹草动就考虑自己的得失。白普的言行使广大干部明了理、壮了胆,全县不但有276个生产队顶住了冷风,坚持了“包产到组责任制”,而且由白普带头蹲点,在一批贫困队试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到秋后,凡是坚持了“包产到组责任制”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全都获得了粮食大丰收。
白普之所以这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点是他和群众有感情。他说:“我们判断是非的尺度,是人民利益。离开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就无从谈起”;他说:“咱们这些掌权的人,如果把职权当特权,就是对人民的背叛”。为此,他严格要求干部。他认为:“严格要求是对党的干部的爱护。干部和群众一样,就不会脱离群众,不脱离群众,就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
白普更严格要求的是自己,兴县农民曾对我说:白普书记首先是和自己过不去。在兴县,他曾一次徒步调查走了十四天,行程700多里,走遍沿黄河的九个公社。在当时的艰苦岁月,他下乡带铺盖,劳动带工具,坚持吃派饭。他就是这样逐步和人民建立了母子连心般的感情。我体会到,感情,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向白普学习,重新再回到人民中,恢复的原生态,经常不忘参加体力劳动,与群众交朋友,和人民建立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才能提高执政能力!
我在吕梁市听说白普当了市委副书记离职后,曾到建筑施工工地上打小工,和泥、搬砖、推小平车。如果我的心和他的心相通的话,我认为他这样做是以自己鄙视贪污者不劳聚财的悲愤心情和劳动大军走到一起以安慰自己的灵魂,安放自己的心;他是以一个光明正大员的模范行为向社会宣言:人们不要失望,有真的员在,党有希望!他像一块波涛汹涌恶浪中心巍然挺立的巨石,大声讲着书的背面印着的那几行大字:我做到光明正大、忠心耿耿、两袖清风……让我们继承白普书记这份精神财富,以更科学的实践,来安慰已离开我们25年之后的白普书记吧!